(资料图)
医保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保障制度,参保人员数量一直持续增加。但是部分保险在下降。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7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727万人,同比下降1.3%,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42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811万人,同比增长2.3%。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26607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500万人;退休职工9636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31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328万人,比2021年底减少2538万人,同比下降2.5%。
我们能直观的看出参保人数减少的方向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群体减少的人来自于参加居民医保和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职工医保的人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弃保的现象呢?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首先,是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过去,很多人为了省钱,往往选择少缴、甚至是不缴社保费用。但是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在养娃成本高,很多家庭难以承受。所以,很多人都会放弃缴纳社保费用。其次,是受疫情影响。由于三年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少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现在资金缺口还没能缓过来。有些企业还不给员工缴纳社保。部分上班族只能参加着基本医疗保险,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来说,更是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的员工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因此, “弃 保” 的现象就出现了。
其次,是政策的因素。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全民医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和补贴措施,比如,有些地方会给予居民一定的财政补助;有些地方会对新农合缴费给予补贴;还有些地方会给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参保险种。这些利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的参保意识。但是,有些地区却存在"一刀切"的做法,要求所有人群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来交费。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部分人不愿再缴纳相关保费。
最后,是自身因素。虽然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医疗保险,但有些人对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或者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足够的信心等,从而选择拒绝购买医疗保险产品。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而暂时放弃了购买。其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家都不应该随意地"弃保"。毕竟,医保作为国家为老百姓提供的福利之一。一旦我们失去了它,那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还有人会考虑是否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他们就会选择购买,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弃保的情况。从长期来看,商业保险并不能够代替医保的作用。因为它们在保障范围、报销比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商业保险的投保门槛比较高。只有当个人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后,才能更好地享受它的服务。总之,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弃保现象的出现,都是不可取的。对此,大家怎么看?
往期文章:
关键词: